只要一个人动起来,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参与进来。一个人的力量虽弱,团结起来却可以汇成建设生态文明的无穷力量。
“花1元钱,就能抵消10公里通勤产生的碳量,相当于为贺兰山东麓种了1棵小树苗。”当听说有这样的活动时,你会参与其中吗?
一定会有许多人为此跃跃欲试。近日,如此可爱又暖心的活动如期在银川市上线了:当地创新推出“小微碳汇”项目,以低门槛、多场景的参与模式,让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市民轻松抵消日常碳足迹。据悉,首批暂定“1元购10千克二氧化碳”,市民可购买“小微碳汇”抵减个人出行碳量,为“双碳”目标落地与美丽银川建设注入“小微力量”。
也许有人会质疑,1元钱、一个人、一次参与,这么微小的力量,想要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作贡献,也太不值一提了。但仔细看过会发现,此次活动不受时间、场地限制,大大降低了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成本,对想要参与其中的人来说,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。只要一个人动起来,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参与进来。一个人的力量虽弱,团结起来却可以汇成建设生态文明的无穷力量;1元钱看起来少,聚起来也能让贺兰山更绿、黄河水更清,让美丽宁夏更美丽。
实现碳达峰碳中和,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变革,这一变革既覆盖国家发展方式,又覆盖社会生活观念,可谓广泛而深刻。而要达成这一目标,少不了政府和企业的持续发力,但毫无疑问的是,它也与每个家庭的生活、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,需要整个社会的广泛参与,更需要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观念、习惯、消费等方面做出改变。因此,要想使“绿色低碳”成为生活常态,就要带动全社会形成“人人参与、共建共享”的浓厚氛围,不仅在理念宣传上下功夫,大力科普“双碳”知识,还应该多推出一些创新举措、宣传活动,吸引每一个普通人参与进来,在观念、习惯、消费等方面做出改变和努力,推动形成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,让绿色低碳理念真正深入人心。
尤其是当下,面向即将开启的“十五五”,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,未来5年,要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,提出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、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、建设零碳工厂和园区等新要求、新期待之下,如何带动千千万万的你我参与到降碳行动中,使“绿色低碳”成为生活常态,也便成为亟待解决的任务。
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你我大有可为。银川市的创新之举固然值得点赞,但落实“双碳”行动,不能止于一时一事,更要践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履职尽责里,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行动中。少开一天车、多乘坐公共交通;少用一次性产品、多循环利用;随手关灯、无纸化办公……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小事入手,以举手之劳尽低碳之责,从我做起、主动参与,才能共同享受“双碳”所带给人们的幸福感。(尉迟天琪)